攀枝花经济案件律师 1398236787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2020年最高法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新旧条文逐条对比

来源:攀枝花律师作者:攀枝花律师收集整理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间借贷利率标准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对金融市场、审判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本次修订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新精神,针对原民间借贷规定中有关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的条文作出修改,对合同无效的情形予以增加和完善,并对相关表述予以调整。为方便大家学习,特第一时间制作了新旧条文对比,供参考借鉴。



     划重点:201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一、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中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贷款到期后延长还款期限的,发放贷款次数按照1次计算”。该规定是有关“职业放贷人”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

     2019年11月,《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53条规定:“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以民间借贷为业的法人,以及以民间借贷为业的非法人组织或者自然人从事的民间借贷行为,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行为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是职业放贷人。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方的高级人民法院或者经其授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认定标准”。依据上述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性文件的规定,这次修订司法解释时,在第十四条“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条款中,增加了第(三)项“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就是对职业放贷行为作出的限定。


攀枝花李明华律师收集整理

攀枝花经济合同案件、债权债务纠纷法律咨询13982367873